第一節(jié) 織錦的定義
織錦是用染好顏色的彩色經(jīng)緯線,經(jīng)提花、織造工藝織出圖案的織物。(立項申請)
第二節(jié) 織錦工藝流程
首先,將生絲作為經(jīng)絲、緯絲,交織制成絲織品的過程,就是絲織工藝。
繅絲:絲由蠶繭中抽出,成為織綢的原料。一顆蠶繭可抽出約 1000 米長的繭絲,若干根繭絲合并成為生絲。
織造:生絲經(jīng)加工后分成經(jīng)線和緯線,并按一定的組織規(guī)律相互交織形成絲織物,就是織造工藝。各類絲織品的生產過程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生織和熟織兩類。
織錦:織錦工藝產生在 2000 年前的西周時代。成都的織錦業(yè)早在漢代就很發(fā)達。朝廷還設置錦官來管理。所以成都又稱錦官城。本世紀 20 年代初,浙江人都錦生在織錦工藝方面,從設計到織造均有創(chuàng)新。他根據(jù)風景特點,改用新的設計方法,采用 30 多種畫法,終于將風景的層次、遠近、陰陽面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由都錦生絲織廠發(fā)展起來的杭州織錦廠,目前能生產花色品種達 1000 多種,是我國最大的織錦廠。
生織:就是經(jīng)緯絲不經(jīng)煉染先制成織物,稱之為坯綢,然后再將坯綢煉染成成品。這種生產方式成本低、過程短,是目前絲織生產中運用的主要方式。
熟織:就是指經(jīng)緯絲在織造前先染色,織成后的坯綢不需再經(jīng)煉染即成成品。這種方式多用于高級絲織物的生產,如織錦緞、塔夫綢等。在織造前,還需做好準備工作,如使絲膠軟化的浸漬、能改善產品性能的并絲和拈絲,還有整經(jīng)、卷緯等。同時,由于蠶絲吸濕性強,還要做好防潮工作。目前絲織生產使用的自動化織機主要有:用于生產合成纖維長絲織物的噴水織機和于生產多色緯提花織物的劍桿織機。
染整:印花工序在絲綢的生產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只有運用染整技術,才能隨心所欲地將我們喜愛的花色及圖案完美無缺地再現(xiàn)在白坯上,從而使織物更加富有藝術性。
該工藝主要包括生絲及織物的精煉、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道工序。
(1) 精煉
蠶絲由兩根單絲組成,其主體為絲朊,外層包裹絲膠。大部分的色素、油脂、蠟質和無機鹽等都存在于絲膠中。這些雜質對印染的效果有很大影響,所以,必須在染色前將其去除。人們在長期實踐中,掌握了絲膠受化學劑或酶的作用易溶解于熱水的特性,并利用絲膠這一弱點,將坯綢或生絲放入裝有肥皂(或合成洗滌劑)與純堿(碳酸鈉)的混合溶液內進行加熱,絲膠加熱后進行水解。經(jīng)過這樣的精煉,脫除絲膠而保存絲朊,并去除了色素、脂、蠟等雜質,從而取得色澤潔白的絲制品。脫膠后的生絲,稱為熟絲。生絲脫膠的程度須根據(jù)生產要求而定。
(2) 染色
色澤潔白的坯綢經(jīng)精煉之后,便進入染色階段。染色就是使染料和蠶、坯綢等發(fā)生化學反應,讓坯綢染上各種色彩的工藝。由于蠶絲屬蛋白質纖維,不耐堿,染色宜在酸性或接近中性的染液中進行。目前用于絲織物染料的主要是: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與還原染料等。用酸性染料染上的顏色比較鮮艷,染后用陽離子固色劑處理,可提高產品的水洗牢度?;钚匀玖先驹谛Q絲上有良好的水洗牢度。織物的染色方法隨織物的品種而異,如縐、紗類織物用繩狀染色或溢流噴射染色,紡、綢、緞類織物則用平幅掛染或卷染。
(3) 印花
一種色彩畢竟單調,除染色外,人們還采用印花技術使絲綢變得五彩繽紛。印花是指將染料按照設計好的花色印在織物上的一種工藝。常用的印花工藝有直印、拔印、防染。 直接印花指色漿直接通過篩網(wǎng)印花版印在絲織品上,是的基本印花方法之一,可用多種染料共同印制。 拔染印花,也稱雕板印花,是一種使用雕白劑拔染的工藝,印染前先用具有偶氮結構的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將絲織品染色,再在色綢上按花樣需要印上含有破壞色素的雕白劑制成的雕印(拔染)漿,經(jīng)汽蒸后,印漿部位的地色便呈現(xiàn)白色,叫做“雕白”。 防染印花,就是將絲織品按花樣印上“防白”漿或“色防”漿,待干燥后再行染色。由于花樣部位有“防白”漿或“色防”漿中的防染劑,不會染色,而其余部分則全部上色。
(4) 整理
絲織品經(jīng)過精練、染色、印花后,便可以對織物進行最后的整理工作。整理工藝主要解決前幾道工序遺留的潮濕、皺折、門幅參差不齊等問題,突出絲織物本身柔軟的特性并增加其服用功能,主要采用的是機械整理和化學整理兩種方法。 機械整理有拉幅整緯整理,汽熨整理,軋光等方法;化學整理主要是添加化學藥劑,如柔軟劑、抗靜電劑、防火劑、由純堿及磷酸三鈉組成的砂洗劑等,從而達到防皺、防縮、柔軟、厚實的效果。處理過的面料不僅更適合穿著,絲綢的消費領域也由此而拓寬。當印花綢制成之后,便可開始制作精美的工藝品與高貴華美、極具東方神韻的服飾了。
第三節(jié) 織錦的發(fā)展歷程
中國絲織提花技術起源久遠。早在殷商時代中國已有絲織物。周代絲織物中出現(xiàn)織錦,花紋五色燦爛,技藝臻于成熟。漢代設有織室、錦署,專門織造織錦,供宮廷享用。自漢武帝后,中國織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波斯(今伊朗)、大秦(古羅馬帝國)等國。東晉在國都建康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標志著南京云錦的正式誕生。唐代貞觀年間竇師倫的對雉、斗羊、翔鳳等蜀錦圖案,稱為綾陽公樣。在織造工藝上由經(jīng)錦改進為緯錦,并出現(xiàn)彩色經(jīng)緯線由淺入深或由深入淺的退暈手法。北宋宮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規(guī)模龐大的織造工場,生產各種綾錦。元代是中國歷史上大量生產織金錦(一種加金的絲織物)的時代,宮廷設立織染局、織染提舉司,機構龐大,集中了大批優(yōu)秀工匠。明清兩代織錦生產集中在南京、蘇州,除了官府的織錦局外,民間作坊也蓬勃興起,形成江南織錦生產的繁榮時期??楀\大多采用傳統(tǒng)提花工藝和木制花樓織機,有些織錦因品種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中國織錦是中國技術水平最高的絲織物,用彩色的金縷線織成各種花紋的織品,織錦因此而得名。在中國七千多年養(yǎng)蠶繅絲的歷史里,織錦作為絲綢中最美麗的部分,也曾隨著路上絲綢之路的駝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團隊,走遍當時的世界。這種前所未見,光彩奪目的織品,讓那時的西方世界對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充滿了古老的神往。 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數(shù)千年生活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織錦也呈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風格,如南京的云錦,四川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湖南的土家錦,云南的傣錦,貴州的苗錦,海南的黎錦等。數(shù)千年的演變發(fā)展過程中,中國的織錦由最初作為布料的存在,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珍寶中一個美麗的門類。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jīng)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