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碳化鈣市場現(xiàn)狀 分析 及預測
1、 行業(yè) 規(guī)模
我國碳化鈣工業(yè)經過60多年的發(fā)展,已經成為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產業(yè)。中國現(xiàn)有400多家電石生產企業(yè),總生產能力達2200萬噸/年。其中80%的電石生產廠集中在中國的西部地區(qū),中國東部地區(qū)受資源、環(huán)境的制約,缺乏發(fā)展后勁。近年來中國電石生產企業(yè)正在逐漸進行調整或西移,如上海吳淞化工廠、北京化工二廠的電石爐都先后關停。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方針,西部地區(qū)許多電石生產企業(yè)正在雨后春筍般地發(fā)展壯大。
2、市場增長
近年來,在下游需求不斷增長的帶動下,國內電石產能快速擴張。碳化鈣作為高能耗產業(yè),但是在國家加大節(jié)能減排政策力度的形勢下,電石產量出現(xiàn)不降反增,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響:
1)下游產業(yè)鏈的延長和生產能力擴大的拉動
由于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技術日漸成熟,生產電石的煤炭資源相比石油資源又具有成本低廉、供應充足的優(yōu)勢,作為電石 行業(yè) 的主要下游產品,聚氯乙烯 行業(yè) 近幾年發(fā)展迅猛,電石法原料路線已占據(jù)我國聚氯乙烯生產的主流地位。2006年全國生產的824萬噸聚氯乙烯中,電石法為594萬噸,占總產量的72.08%。2006年國內聚氯乙烯產量比2005年增加了約175萬噸,其中約165萬噸采用電石法生產。步入2007年后,電石法聚氯乙烯廠家更是紛紛新建擴產裝置。截至2009年底,我國聚氯乙烯生產企業(yè)104家,總產能為1781萬噸,其中電石法94家,產能為1362萬噸,占總產能的76.5%。2009年我國聚氯乙烯總產量為915萬噸,其中電石法聚氯乙烯產量580萬噸,占總產量的63.4%。聚氯乙烯市場需求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石產量的增加。
2、國內電石市場價格上揚的拉動
電石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生產。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居高不下,乙炔法聚氯乙烯比乙烯法聚氯乙烯生產成本優(yōu)勢明顯,致使電石價格一路上漲。部分電石生產企業(yè)即使執(zhí)行目前的差別電價,每噸電石成本增加150元,也仍能盈利。這導致了一些企業(yè)盲目擴能的行為越演越烈。
3、發(fā)展預測
未來幾年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產能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這使得國內碳化鈣 行業(yè) 仍存在一定的發(fā)展空間,產能的合理擴張將有利于滿足下游 行業(yè) 不斷增長的需求,從而保障國民經濟的平穩(wěn)增長。但是國家逐漸加大了對節(jié)能減排政策,而電石法聚氯乙烯主要采用氯化汞來做觸媒,每噸聚氯乙烯的單體消耗氯化汞觸媒1.2千克。以2009年聚氯乙烯的產量580萬噸計算,該 行業(yè) 使用汞觸媒約6960噸,汞的使用量約566噸,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耗汞 行業(yè) 。由此可見碳化鈣最大的應用領域在未來發(fā)展遭遇嚴峻考驗。因此未來碳化鈣 行業(yè) 將面臨較大的發(fā)展壓力(主要取決于電石法聚氯乙烯技術的改進)。
第二節(jié) 碳化鈣產品產量 分析 及預測
1990年開始到2003年的13年中,我國電石 行業(yè) 新增電石生產能力翻了一番。2003年我國電石產量為560萬噸,電石生產廠家有100余家,其中生產能力在5萬噸/年以上的有20余家。最大的廠家生產能力已經超過14萬噸/年,最小的則不足5000噸/年。
而在下游聚氯乙烯拉動下,碳化鈣產量在之后的幾年仍快速增長,到2009年,我國碳化鈣產能達2200萬噸/年,產量超過1500萬噸,生產企業(yè)數(shù)量增加到413家。其中,產量在5萬噸以上的企業(yè)67家,占總產量的50%左右。
年份 | 產量 | 同比增長 |
2003年 | 539 | - |
2004年 | 654 | 21.40% |
2005年 | 895 | 36.80% |
2006年 | 1251 | 39.87% |
2007年 | 1482 | 18.43% |
2008年 | 1361 | -8.17% |
2009年 | 1503 | 10.45% |
2010年1-5月 | 668 | - |
2010年e | 1603 | 6.68% |

上一篇:速凍蔬菜、保鮮蔬菜、脫水蔬菜國內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發(fā)展預測(速凍蔬菜、保鮮蔬菜、脫水蔬菜項目市場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節(jié)選)
下一篇:石頭紙產品原材料市場狀況